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政企同心实现共赢发展
8月5日下午,由青岛市企业联合会主办的“架桥汇智激活力 政企同心促发展”政企恳谈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由市委宣传部、市工商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民营经济局指导,市企业联合会、青岛日报社、青岛市广播电视台、青岛出版集团共同主办的2024年度青岛经济成就宣传发布同时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出席活动并讲话。他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发展信心,传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增强市场经营主体活力,齐心协力答好高质量发展考卷,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省政协常委、市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薛庆国,市企业联合会会长、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奉利,市政府秘书长李虎成,副秘书长王冠宜、张琳,市委金融办、市高招办、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民营经济局等部门负责人,部分中央和省级媒体驻青负责人,青岛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青岛出版集团负责人,相关企业和企业家代表共8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24年度青岛经济成就宣传发布。李奉利介绍,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涌现出许多助推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青岛担当”的事件,涌现出一批走在前、挑大梁的先锋企业、新质领航企业、榜样企业和优秀企业家,他们积极作为、攻坚克难,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青岛经济宣传发布活动成果。活动自3月份启动以来,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经过社会推荐、企业自荐、材料初审、专家审查、指委会终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了2024年度青岛经济事件10件、经济人物10位、榜样企业10家和榜样企业提名6家、经济新锐人物10位、新质领航企业20家、国际贸易先锋企业10家、企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48项。
据悉,今年的宣传发布较往年在多个方面实现创新与提升。一是项目设定进一步落实中央提出的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以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相关精神,今年增加了新质领航企业和国际贸易先锋企业两个项目,30家企业获得推荐,占总数一半;二是活动覆盖更加广泛全面,申报企业进一步增加。今年活动开展中,市企业联合会邀请市委金融办、市工信局、市民营经济局等部门推荐,召开区市工信部门和区市企联、部分商协会座谈会广泛发动;三是进一步凸显对青岛经济主旋律的助力与担当。据统计,在国际贸易先锋企业之外其他4项获正式推荐的50个(位)企业(企业家)中,70%以上来自我市着力打造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的链主企业和产业链相关企业,60%以上属于先进制造业企业,体现了对青岛制造业大市的助力。这些企业中,既有海尔、海信、澳柯玛老牌驰名商标,也有特来电、征和工业、创新奇智、泰德轴承等一批近几年驰骋在资本市场上的企业“新贵”。同时,半数以上的企业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以及行业领先称号。
在政企恳谈会环节,薛庆国表示,青企联继去年首次举办政企恳谈会后,今天再次组织召开这次恳谈会,就是要发挥好企联桥梁纽带作用,让政府和企业面对面,说真话、解难题、办实事,政企同心,共同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会上,青岛新协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褚风波,海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解居志,山东港口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倩,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李炜,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希超,青岛海威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军,青岛品品好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超,青岛国信制药有限公司总裁王明刚,中铝青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秀晨,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国橡中心主任、赛轮集团名誉董事长袁仲雪等10位企业家先后发言,在介绍公司基本情况的同时,重点反映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内容涉及供应链金融、发展绿电、航运服务业专项规划、加强“链主企业”整合资源、支持企业技改和自主研发、支持企业园区招商、加快新药审批、支持大宗商品出口、助推国际贸易和物流业创新发展等。此外,另有20多家参会企业书面提出了各自的问题和建议,与会有关部门就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现场进行了详细解答,并表示,现场不能完全回答的问题以及企业书面提出的问题,会后将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一一给予解答。
听取发言后,任刚表示,恳谈互动重在真诚务实,要认真对待企业诉求,加快研究办理,务求取得实效。
任刚指出,企业是城市的宝贵财富。高质量企业群体越大,经济韧性就越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就越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办法在企业、希望在企业、动力在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让企业因在青岛发展而更精彩,让青岛因有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更美丽。
任刚强调,服务企业是政府的重要责任。要树牢“发展靠企业、工作到企业”的意识,积极研究“能为企业做什么”。要强化政策保障,认真听取企业意见,提高政策制定针对性,抓好贯彻落实,让企业可感可及。要提升环境水平,尊重企业、相信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要积极排忧解难,搭建政企、科企、金企和企企对接平台,形成助企解难的有效渠道、机制和评价体系,推动实现“企事有解”。
任刚指出,企业家是要素整合者、市场开拓者、创新组织者。要把办好企业作为最大追求,保持知难而进的品格、顽强进取的执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善于塑变的魄力、长期主义的坚守、自我革命的精神,以融入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为方向,以发挥自身优势为着力点,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