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组合拳精准高效,经济增长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2024年,青岛深入贯彻国家和省经济政策,制定多批精准政策清单,涵盖产业扶持、科技创新、旅游消费促进等领域。实施市级两批88项稳增长政策举措,为企业减负超200亿元,减税降费退税281亿元,争取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性资金1200亿元。在全省率先启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累计带动汽车、家电等交易金额超过195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旅游收入增长13%。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6719.46亿元,增长5.7%,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经济增长的韧性显著增强。
2.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引擎
2024年,青岛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实施七大重点行动,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聚集。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77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650家。集聚全国重点实验室12家、省重点实验室71家、市重点实验室279家,更为完善的实验室体系正逐渐成型。科技创新平台突破千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超770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65.36%,青岛在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排名中升至第6位,位列副省级城市第2位。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3.海洋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近半,现代海洋城市特色更加彰显
2024年,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全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513.2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市GDP的33%,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45.9%。为打造现代海洋城市特色,青岛大力实施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行动,加快构建“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推进崂山实验室等一批重大海洋科技设施落地运行。建成海洋科技大市场,蓝色药库推进取得新进展,持续增强海洋科技策源能力。大型散货船和超大型矿砂船订单全球领先,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交付运营。海洋工程、光伏、蓝色种业、智能养殖装备等新兴产业快速突破。
4.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新优势
青岛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数字青岛2.0”工程,加快全域数字变革创新,数据要素生态指数列全国第6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海尔、海信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竞争力百强,分别位列第4位、第7位。累计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4家,全球“灯塔工厂”数量列全国首位。卡奥斯打造首个千亿级工业互联网品牌,柠檬豆获批全国“双跨”平台。完成1000家企业“数转智改”,累计培育国家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2个。入选全国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和国家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加快构建以北斗为核心的产业链。获批设立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将进一步提升青岛在国家、国际互联网架构中的地位。
5.重大项目建设加速推进,项目拉动后劲明显
2024年公布市级重点项目588个,总投资额达1.43万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近八成,投资强度大、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55.4亿元,达到年度投资计划的116%。29个“两重”项目全部开工。工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5.2%、5.5%。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60.8%。新签约项目当年开工运营率达到82.5%。海尔卡奥斯生态园冰箱制造、海信数字化中央空调、奇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晶圆制造、京东方移动显示模组、歌尔虚拟现实整机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全面量产。
6.青岛航运中心建设加速,国际枢纽海港能级不断提升
新版青岛港总体规划获批,明确“一湾两翼辖六区”的总体发展格局,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综合性世界一流强港。发布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围绕基础设施领先化、航运网络全球化,航运贸易多元化、金融服务链条化,港产城联动一体化、口岸通关便捷化等方面,建设世界一流航运中心。2024年,青岛港完成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稳居全球第4位、第5位。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全球首创“港口自动驾驶+5G智慧引擎”模式,作业效率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新增沿黄内陆港10个、海铁联运班列6条、海运航线18条,航线总数及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
7.对外开放城市地位进一步加强,开放平台引领外向型经济发展
2024年青岛进出口9076.7亿元,增长3.6%,其中出口5278.2亿元,增长12%,对全省出口贡献度41%。服务贸易进出口达到1560亿元,增长18.6%。推动上合示范区综合改革,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集聚贸易主体超2000家,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入驻企业1.7万家。深化自贸片区改革创新,形成300余项创新成果,两项获评全国“最佳实践案例”,79项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作为国内首个为跨国公司量身定制的重要活动,创办5年来吸引境内外421家世界500强企业、967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会。累计签约投资项目592个,总投资698亿美元。
8.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民营企业增幅领先全国同类城市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各项“一件事”落地落实,共惠及2.5万自然人、15万经营主体、200余个项目建设。争取国家层面改革试点6项、省级层面26项,综合审批平台“智审慧办”和“五个一”全流程数字赋能新模式入选国家典型案例推广,青岛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连续五年位列全国第一梯队。2024年,全市新登记民营经营主体23.6万户,占比跃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青岛成为投资创业热门城市。
9.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为实体经济提供充沛金融“活水”
2024年,青岛金融业有力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财富管理资产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分别增长14.6%、17.6%,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年内新增富景中国控股、众淼控股2家上市公司,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86家,居全省首位。年度直接融资突破5000亿元,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迈上2000亿元台阶。获批全国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吸引5家AIC股权投资基金在青落地。与四大AMC开展合作, AMC将向我市提供400亿元的投放额度,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10.制造业和服务业各显神通增长强劲,彰显经济担当
2024年,青岛工业35个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增长面77.1%,为近三年最好水平。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创下10年以来新高,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2位,其中100个增量项目拉升规上工业2.9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30.9%。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0495.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6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现代金融、航运物流、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增长强劲。2024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400多家,税收增长12.5%,带动就业超60万人。
上一篇:无
下一篇:2023年度青岛经济事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