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市企业联合会、青岛市企业家协会换届大会上的讲话(2022年9月25日)赵豪志
尊敬的各位企业家,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青岛市企业联合会、青岛市企业家协会换届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新任领导班子表示热烈祝贺!
青企联是全市最大的经济社团组织,共有会员企业2000 余家,会员中规模以上企业约占全市的60%,对全市经济贡献度超过60%。青企联成立40 多年来,在精准服务企业、促进企业家队伍建设、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过去十多年来,青企联积极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密切政企联系、凝聚企业合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广大企业家的高度赞誉和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和企业家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企业兴则经济兴、城市兴。全市目前市场主体已突破200 万户,每年青岛万亿元的生产总值、8000多亿元的进出口、千亿元的财政收入、35 万人的新增就
业,都是由企业来创造的。经济的发展靠企业,而企业的发展靠企业家,企业家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推动者。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在青岛发展历程中留下了鲜明印记。像张瑞敏、周厚健等有影响的企业家,不仅把自身企业发展为世界一流企业,同时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改革创新意识,为企业家精神注入了新内涵,带动和影响了一批企业的突破发展。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广大企业家扎根青岛、奋力
开拓,永不自满、激情创业,引领企业不懈奋斗,才有了青岛城市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成就。
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聚力打造“六个城市”,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各位企业家都是青岛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参与者。希望大家进一步发挥优势,继续将企业发展与全市发展大局紧密融合,不断提高企业质量,与青岛携手奋进、相互成就。在这里,我与大家作几点交流:
第一,希望大家坚定对青岛的发展信心
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影响,近三年来,大部分企业面临前所未有压力,生产经营遇到了一些困难,这是客观事实。但也要看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特别是国家一系列稳定经济基本大盘政策的密集出台,经济正呈现恢复发展态势。特别是青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加快高质量发展,为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青岛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青岛一系列国之重任。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为青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城市能级拓展了战略空间。国家“海洋强国”意见、海洋“十四五”规划均提出,支持青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为青岛勇当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先锋,抢占海洋发展制高点提供了有力支撑。近期,国务院印发《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第一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山东的战略使命。《意见》中需要青岛参与落实的任务数量全省最多,建设青岛都市圈以及在产业、交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规划政策含金量很高,这为青岛发挥核心城市引领作用,当好全省经济发展龙头带来了新的契机。
青岛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向好良好态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070.35亿元,同比增长3.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2、0.1 个百分点,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3 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4、0.8 个百分点。一批重点项目取得新突破。京东方项目提前两个月实现主体封顶,奇瑞基地首台白车身下线,虚拟现实产业园、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开工建设,“国信1 号”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交付使用,阿斯利康、中车制动等一批龙头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出台了稳定经济增长89 条、先进制造业发展150 条等含金量高的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加快发展。截至8 月底,新增退税、减税、缓税达536 亿元,超过去年和前年规模的总和。全市市场主体突破200 万户,列副省级城市第5 位。
青岛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我们正在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这“六个城市”建设是青岛的优势所在、机遇所在,也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具体支撑。最近,我们对六个城市的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进行了发布。在规划和方案中制定中,在“六个城市”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的过程中,安排一系列重大项目,这为广大企业家融入和参与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第二,希望大家发挥优势深耕主业
踏踏实实办实业、沉下心来做主业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如果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什么赚钱干什么,偏离了主业经营,可能短时间能够成功,但不会长久。产业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每行每业都有市场的波动期,只有落后的产品和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企业需要抓住的关键是要围绕主攻方向、围绕主业做到全国甚至全世界最好。比如,今年7 月到威海考察时,威海光威集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家企业从乡镇小厂起家,30 多年来只潜心做鱼竿和碳纤维两个产品,目前已成为全球渔具界的“航母”和国内碳纤维领军企业。希望我们的企业也学习这种做法,心无旁骛地做好主营业务,专注追求产品质量和品质,以技取胜、以质取胜,做强主业、做精产品,推动产品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成为行业龙头,实现基业长青。当然,企业在聚焦主责主业的同时也要多元化经营,但多元化发展要把握好“度”,不能什么都干导致什么都干不好,这样企业难以做强、难以做久。
第三,希望大家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途径。我市的海尔、海信等品牌企业靠创新赢得了发展的主动,其他城市的优秀企业也都坚持以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烟台万华集团年研发投入占比达3%,位列国家创新型百强企业第三名,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将达4000 名,近年来申请重要发明专利3000 多项)。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从我市情况看,企业创新的水平总体不高,2021 年,全市民营百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仅为1%;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仅为63%,距离到2024年实现全覆盖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今年市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企业比重将达到90%以上,相继实施了“沃土计划”和“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梯次培育创新型企业。希望广大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设立研发机构,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当前,我市正全力支持歌尔争创国家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他有条件的大企业也要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市里将全力给予支持。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来讲,数字化转型不是想不想、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好的必答题。当前,我们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正大力推进数字青岛建设,支持卡奥斯加快打造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啤酒、饮料等40 多个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每年进行1000 家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希望广大企业抓住机遇,积极“上云用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企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第四,希望大家传承青岛企业家精神
去年,我们正式设立企业家日,就是要更好体现对企业家的尊重和重视,传承好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的精神能不能发扬好,事关城市产业的持续发展和企业家队伍的传承。改革开放以来,青岛企业家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青岛发展最大的底气、最大的后劲。希望广大企业家要把青岛企业家的这种精神保持传承下去,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发扬光大。要增强开放意识,强化寻标对标,时刻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把握最新产业和技术变革趋势,以国际眼光、全球视野做好企业经营。要增强开拓意识,坚决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心态,努力争做一流企业、一流业绩,在企业竞争中当好“探路者”和“领跑者”。要增强变革意识,始终坚持“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理念,顺应国家改革发展大势,踏准时代节拍,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始终走在创新变革的最前沿。
第五,希望大家主动融入和匹配城市发展战略
企业与城市是共同体,企业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把战略规划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当前,市委市政府着眼城市未来发展,正在加快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行动,谋划了24 条重点产业链,高水平规划了15 个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每个园区都按照“1 个工作专班、1 个发展规划、1支产业基金、1 个专业招商团队、1 个综合政策”的“5个1”工作机制进行建设,努力重塑青岛实体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实施城市更新建设行动,聚焦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旧城旧村改造、公园城市建设等八大攻坚,今年共安排了总投资1500 亿元的1225个项目。这都为广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项目资源。希望相关企业紧跟城市发展步伐,积极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找准企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结合点。国有企业要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在推进重大项目中实现更好发展;广大民营企业要积参与产业链建设,努力卡位入链,寻求更大市场空间。同时,也希望大家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引入更多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来青投资发展。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市委市政府将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更精准服务,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我们将结合形势变化出台更多惠企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动更多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我们将提高依法治理水平,政府带头信守承诺,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我们将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能,最大程度便企惠企。我们将深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保持亲清政商关系,积极与企业家交朋友,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大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